当前,钢铁进入新一轮调整时期,市场供强需弱,上游原料持续高位,行业效益不容乐观,业内开始出现“唱空钢铁”的声音…… 如何破局?
沈彬直言:“每个行业都有起起伏伏,一个企业要在行业里面活下去、活得好,就要提高自身抵抗力,强身健体、练好内功,以不变应万变。” “作为中国民营钢铁头部企业,沙钢在行业内具有风向标作用,企业怎样练好内功应对扑朔迷离的未来,思路和战略上有何考虑?”调研组一行希望通过解读沙钢的“内功秘笈”,探寻钢铁发展方向。 增智—全方位提升竞争力 智能化升级是钢铁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,其意义不仅在于应用了自动化设备或信息系统,更重要的是通过设备升级、全流程数字管控、智能化水平提升,推动质量控制、成本降低、劳动效率等全方位提升。 近年来沙钢持续推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智慧升级,不仅有炼铁、炼钢等方面成熟技术应用,也有许多新技术的大胆尝试,实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数据采集更及时、更准确,企业管理更高效、更便捷。与此同时,智能化、信息化也带动了职工队伍知识水平、技术技能进步,进一步提升了单位劳动效率和工作附加值,又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,降低了工作强度。因而,智能化升级是沙钢乃至行业要抓好的重点工作。 提质—增强核心竞争力 沈彬表示,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产品,最能够展现产品品牌价值的就是品种钢。 目前沙钢本部产品结构中品种钢占比近50%。相较于传统的流通材,品种钢在市场各环节均具有较高附加值,同时也符合国家制造业升级战略。围绕效益、市场,企业将进一步提高品种钢生产研发能力和在整个产品结构中的比例,着力提升产品质量,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项目和高端制造,打造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钢板块。 添绿—锚定双碳不动摇 当前,“双碳”已经成为国际、国内和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,“碳关税”将会对钢铁行业产生巨大影响,但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。 “实现‘双碳’目标,沙钢义不容辞。”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遵循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,也是钢铁行业发展“新赛道”,往前走得快一点,就能够取得新的竞争优势。 绿色低碳之路怎么走?对沙钢来说,首先要用好“电炉”优势。沙钢五大生产基地共有13座电炉,产能规模约1000万吨,不仅能够大量消耗社会废钢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,而且电炉短流程生产的碳排放量仅为长流程的四分之一,充分发挥电炉在减碳、降碳方面的作用无疑是企业下一步发力的方向。同时,沙钢还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,开展一系列低碳技术跟踪、研究和开发,大力推广超薄带“绿钢”技术,为全行业协同降碳提供新的现实路径。 强链—构建命运共同体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,沈彬指出:“现在整个行业的竞争不再是哪一家企业单打独斗,更多的是联合体竞争,或者说产业链之间的竞争。竞争力不仅只看一家企业,还要看上下游、集团作战。” 秉承“共赢、多赢”的合作理念,沙钢在产业链之间的合作中已不局限于成品销售、原料采购等单一买卖关系,而是更加注重产业链之间的资源整合,通过互补协同、信息共享和共同市场开发,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。在与上下游用户围绕业务、技术、市场等多层次、全方位合作的基础上,企业将继续强化上下游之间的优势互补,推动链上企业进一步做强,凸显全链竞争优势。 创新—筑牢未来发展之基 钢铁行业存量、甚至减量竞争的前提下,“内卷”越来越激烈。企业要适应现在的大环境,关键在于创新! 沙钢通过创新大会等各种形式,阶段性对企业技术创新、管理创新、群众性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成果进行总结、表彰和推广,持续凝聚创新意识、营造创新氛围、优化创新机制,充分把集团各个层面、广大干部职工的内在活力、动力调动起来,以自觉的创新创造推动实实在在的指标提升,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。 “不可否认‘减量’是一个长期趋势,但困难只是相对的,环境不好的时候做一些调整,是为了行业更好的发展。”沈彬表示:“世界钢铁总体需求趋稳,我国钢铁企业不能局限于国内,要与国家政策导向联动,以全球视野进行产业布局,积极适应新变化、谋求新发展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