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打破安塞乐米塔尔铝硅涂层专利垄断”“形成我国自有的免涂层热成形钢专利技术”“‘以热代冷’短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与碳排放”“全球总需求量超400万吨,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”……日前,由本钢集团、东北大学和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共同合作开发的“热轧抗氧化免涂层热成形钢CF-PHS1500”产品被行业院士专家评价认定为国际首创,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这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本钢集团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,加速推进鞍本科技创新深度融合,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缩影。 自鞍钢本钢重组以来,本钢集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,推进科技自立自强,持续激发创新动能。在实际工作中,本钢集团科技系统紧紧围绕“要素管控+管理移植”“战略引领+资源协同”两条主线,积极推进管理和业务整合融合,以明确自主创新布局为牵引,以完善科研管理机制为关键,以优化创新平台建设为基础,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为重点,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。 实施顶层设计,构建横向纵向立体交叉的技术创新体系。本钢集团制订下发了《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案》和《深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案》,确定工作目标及阶段任务,明确职责分工及工作保障制度。同时,组建了本钢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和技术专家委员会,逐步建立起由总工程师牵头,本钢集团、厂矿、作业区各层次上下贯通,各工序横向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。并补充修订完善了相关科技管理制度,正式下发《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办法》等11项制度。此外,推进首席工程师制,建立和畅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,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 科技深度融合,统筹布局科研项目,提升研发整体效能。按照“协同整合并行”的工作路径,本钢集团加速鞍本科研管理深度融合,积极推进首批“大型干熄焦装置长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”等6项协同项目合同的实施。同时,鞍本研发机构双方每年协同项目不少于20项,力争完成创新2000万元以上的预期目标。此外,按照分级管理、动态考核、量化激励的考核机制,扎实推进项目实施。2021年经过三级评审确定本钢集团级项目87项,29项顺利通过验收。2022年征集科研项目375项,经专家评审25项科研项目入围,其中20项为本钢集团级科研项目。 加强平台建设,提升新产品创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在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基础上,本钢集团加强“四个平台”建设,以提升本钢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,发挥技术中心、制造基地、社会资源和客户协同作用,着力构建研发、制造、合作和应用的完整、快捷、高效协同创新链,打造自主创新“核心圈”、应用发展“支撑圈”、协同创新“朋友圈”和技术营销“辐射圈”。2021年成功开发并实现供货55个牌号,同比增加48.6%,完成全年计划的152.7%。新产品累计订货11.8万吨,同比增加97%,增利3000万元,创历史最好水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