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下半年以来,钢铁市场延续低迷之势,下游需求萎缩,原燃料价格走高,企业盈利状况下滑,全行业进入大面积亏损状态,南钢坚决打响“一保二超三调四降”战役,动员全体干部员工以最坚决的态度、最迅速的行动、最有力的措施,极致作为、奋楫笃行、攻坚克难,进一步提升南钢高质量发展水平。通过全体南钢人共同努力,南钢1—11月份实现营收1711.52亿元,利润30.94亿元,效益在行业排名第11位(钢产量排名21位),比上年进步5名。 2022年,南钢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、国家企业技术中心、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(复核)、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、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、全国首批“数字领航”企业、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、中国工业大奖、中国专利奖、中国产业区块链百强、中国大学生喜爱雇主、世界钢铁企业技术竞争力十强、全球钢铁行业专利申请数量TOP10第七位、大中华地区行业首张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证书等众多国家级荣誉。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迎战未来。在南钢2023年计划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,我们从党建引领、创新驱动、智改数转、绿色低碳、新兴产业等五个维度展开会前预热报道,共同回顾极不平凡的2022年,以更精准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、南钢2023年计划会精神,更好地集众智、合众力,自信自强、守正创新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而团结奋斗! 创新驱动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”“自主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”。2022年,南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持续进化,创新集聚度、活跃度、开放度大幅提升,南钢的创新效能不断提高。打造“2+3+5+N”研发平台,通过建立工艺技术联合研究中心,聚焦颠覆性、前瞻性、共性技术的研发突破,打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。开展装备技术研究,实现个性化装备的自主设计及系统集成,提升科研、制造保障能力。嫁接全球创新资源,通过数字研发手段,实现新产品、新工艺、新装备技术的开发和改进。 目前,南钢已建立新材料研究院、数字应用研究院、产业研究院,与全球12个国家的82个科研院所累计开展360余项产学研合作,拥有国际级2个、国家级3个、省级5个、行业级29个创新平台,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82项(其中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),主持或参与标准制定75项,保持授权专利3500余项,拥有核心专有技术92项,国际领先、先进水平产品142个,Only1、No.1产品70余个,止裂钢特厚板、低温钢、极地用钢、豪华邮轮用钢等解决了关键产品“卡脖子”问题。南钢先后承担国家项目40余项,其中“863”计划2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项、工业强基3项。南钢是目前江苏省唯一通过验收的院士企业研究院。 南钢荣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;位列世界钢企技术竞争力排行榜第10位、中国制造业500强第61位、中国企业500强第141位,其中,在江苏省企业内排名第6位,在南京市企业内排名第1位。 创新能力突出 核心技术产业化成果显著 南钢积极开展前沿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,联合申报的国家“十四五”重点研发计划《超低温工程装备用高强高韧特种合金研制及应用》《高原复杂环境高性能桥梁钢板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》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。南钢申报的江苏省首批“双碳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“低碳节镍型超低温容器钢研发及产业化”获得立项,为省内唯一立项的钢铁企业;完成江苏省院士企业研究院验收项目,建成目前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通过政府验收的院士企业研究院。南钢全年立项公司级创新项目124项,其中重大创新项目40项,项目涵盖重大新产品开发、新技术新工艺、“双碳”、设备管理、节能环保、管理模式创新、智能制造等领域。 修订并升级《南钢技术合伙制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完善创新人才“共创共享”正向激励体系。聚焦重大新工艺技术、重大新产品、重大新装备技术、重大新智能制造技术,以世界头部企业的标准进行布局,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、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。 南钢多个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,5个项目获2022年冶金科学技术奖,1个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。全年制修订国家、行业和团体标准6项。专利申请、专有技术认定1000件以上,PCT专利(国外专利)达到130件,南钢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球钢铁行业TOP10的第7位。“一种提高低温韧性的厚壁大口径高钢级管线钢及其制造方法”获第23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,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复审。 在深入推进创新的同时,南钢不断扩大创新的广度和覆盖面,全年完成15家新产业控股子公司创新项目申报、专利申请、科技政策利用、技术合伙制等创新服务和赋能,子公司在创新项目申报、专利申请、科技政策利用等创新工作得到了明显提升。 推进认证鉴定工作 多项产品国内“领跑” 围绕高附加值、绿色低碳、全球化产品开发战略,南钢积极推进21项第三方产品认证。承压设备用钢Q690DR(储氢钢)、Q580R、Q580DR、Q400GMDR(高锰钢)通过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技术评价,国内首家产业化应用;EH40-W600大线能量钢顺利通过DNV认证并首次批量供货广船国际;7Ni钢国内首家通过ABS、BV、CCS、DNV共4家船级社认证;高锰钢、宿迁金鑫5Ni型钢为国内首家通过5家船级社认证;开展圆钢PEDM扩证和英国UKCA认证,为长材出口、高附加值产品抢占市场提供资质保障。 结合南钢国际化战略和产品市场拓展需求,积极推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第二方认证。同时,鼓励和引导技术人员开展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技术研究,今年首次开展新技术鉴定5项,完成新产品新技术鉴定20项,为历年最多。 聚焦质量管理提升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持续推进原燃料验收自动化项目建设。实施原燃料验收信息化建设,通过快速实现PDA人脸识别、密码箱样品流转、验收数据异动异常报警推送及监控平台升级等措施,有效围堵验收漏洞和防范廉政风险。持续推进质量及检试验攻关,降低质量及检试验成本。以高标轴承、管线钢、止裂钢等产品质量攻关为抓手,全面提升公司坯材产品质量水平;推行质量成本按照班组、轧制时间等多维度控制管理,持续降低质量成本。利用大数据分析,开发板材、特钢全钢种性能预测模型,持续拓展性能预报品种模型。同时优化组批模式,实现检试验合并减量。 2022年,南钢两个项目获中国质量协会“中国质量创新与质量改进示范级”成果,一个项目荣获“专业级”成果。3个QC成果进入2022年第47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(ICQCC)大赛决赛。超高强度结构用调质钢板、冷镦和冷挤压用钢热轧盘条等6项产品获钢铁行业“金杯优质产品”“基于数字孪生的一体化智慧运营管理的创新经验”获2022年度江苏省质量标杆,集装箱船用止裂钢板首获“江苏精品”荣誉。 把握两大主题 构建双主业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 在聚焦钢铁主业发展的同时,南钢还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,把握绿色低碳和双主业发展两大主题,构建“钢铁+新产业”双主业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,打造产业互联网、智能制造、能源环保、新型材料、产业链延伸等战略新兴产业。 南钢新产业投资集团目前已拥有一级子公司46家,二级子公司83家。环境领域,在管资产超百亿元,参控股企业5家,重点涵盖水废、固废、气废处理业务,已具备提供区域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;新材料领域,协同钢铁主业,已投资布局金属复合材料、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、汽车轻量化材料、精细化工新材料等;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领域,裂变培育出金恒科技、钢宝股份、鑫智链、鑫洋供应链等;产业链延伸领域,已投资铁矿、焦炭等上游资源和下游产品及副产品延伸加工等企业,海外控股投资印尼焦炭、印尼兰炭项目,进一步拓展海外布局。江苏金恒科技、安徽金元素、浙江万盛股份、河南安阳合力、北京星际荣耀等南钢投资的企业,分别获得省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认定。 多维度推动管理创新 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南钢深化“绿色、智慧、人文、高科技”高质量发展新特征,坚持“创新引领”的基调不动摇,围绕M端登顶、数智转型、绿色低碳发展、组织变革等多维度推进企业管理创新。同时,聚焦以创新能级为首的六大能级提升,构建面向未来的增长动能,打造全球化高科技产业集团,管理创新成绩显著,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。 管理创新不仅显著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,也充分奠定了南钢在行业中的创新引领地位,提升了南钢综合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,全面塑造了企业竞争新优势,助推南钢的高质量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再攀高峰。截至目前,南钢累计获得各类管理创新成果一百余项,其中全国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,全国工业质量标杆3项。 构建多元化人才培育体系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与活力 人才是企业振兴发展的基础,加速人才培养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。在众多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共同努力下,南钢人才培训培养工作不断取得突破,不仅在钢铁主业高技能人才、复合型人才、数字化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,更积极响应“双主业”发展的号召,与金恒、万盛、金贸钢宝、柏中、凯勒等多家子公司共享教育资源,共赢共乘长。 在复合型、后备人才发展方面,南钢先后开办五期“南钢龙”后备训练营、数据治理工程师培训班、CHO&HR训练营、高端经营管理人员训练营、采销精英训练营、新产业投资训练营等十余个培训班、训练营。在高技能人才梯队建设方面,孙秀华、张红军2人被评为“江苏省特级技师”,黄龙、田浩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“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”。南钢还凭借雇主品牌形象建设、多维度人才培养机制搭建、数字化平台创新、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等方面的杰出表现,荣获2022中国大学生喜爱雇主奖项。 |